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共和

拼音: gòng hé
注音:ㄍㄨㄥˋ ㄏㄜˊ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 專制
詞語解釋

共和gònghé

[republicanism] 也稱共和制。泛指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(chǎn)生的一種政治制度。與“君主制”相對

引證解釋

⒈ 西周從厲王失政,至宣王執(zhí)政,中間十四年,號共和。共和元年,即公元前841年,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。 共和的由來,有兩說:(1)因厲王出奔后召公、周公二相共同執(zhí)政。

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召公、周公二相行政,號曰‘共和’?!?br/>張守節(jié)正義引韋昭曰:“彘之亂,公卿相與和而脩政事,號曰共和也?!?br/>宋歐陽修《明正統(tǒng)論》:“昔周厲王之亂,天下無君, 周公、邵公共行其政十四年,而后宣王立,是周之統(tǒng)嘗絶十四年而復續(xù)。然為周史者,紀周、召之年謂之共和,而太史公亦列之于《年表》。”
(2)因由共伯和代理政事。 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“共伯和” 唐顏師古注:“共,國名也; 伯,爵也; 和,共伯之名也。共,音恭。而《遷史》以為周召二公行政,號曰共和,無所據(jù)也。”
宋王應麟《詩地理考·共和》:“古史, 共伯和者, 厲王時之賢諸侯也,諸侯皆往宗焉,因以名其年,謂之共和,凡十四年。按《汲冢紀年》, 共伯和干王位,故曰共和。”

⒉ 指共和制。

章炳麟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雖然,在李自成之世,則賑飢、濟困為不可已;在今之世,則合眾、共和為不可已?!?br/>郭孝成《民國各團體之組織》第四節(jié):“待到共和局定,聊慰秋瑾幽魂。”
瞿秋白《鞘聲》五:“他說,‘ 中國若行共和必內(nèi)爭大亂’,不知道,十二年來并沒有行過絲毫共和,何以亂到如此?”

國語詞典

周厲王出奔后,周、召二公攝政,號稱「共和」。見《史記.卷四.周本紀》。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共和 (共和制)

  • 共和制或稱共和民主制、民主國或民國(republic),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政體(和這樣統(tǒng)治的國家),君主不是國家的最高首腦。施行共和制的國家通常稱作“共和國”。
  • 這個詞起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,意思是“公民的公共事務”。相對于帝國及王國,共和的特色是國家元首并非世襲的皇權,若元首的產(chǎn)生方式是以民主選舉方式選出,則是民主政體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