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忽怳

拼音: hū huǎng
注音:ㄏㄨ ㄏㄨㄤˇ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1.亦作"忽荒"﹑"忽恍"﹑"忽慌"。(1)謂似有似無,模糊不分明?!独献印?"是謂無狀之狀,無象之象,是謂忽恍。"漢賈誼《鵩鳥賦》:"釋智遺形,超然自喪;寥廓忽荒兮,與道翱翔。"漢揚(yáng)雄《序》:"神心忽恍,經(jīng)緯萬方。"南朝梁劉孝標(biāo)《辯命論》:"而其道密微,寂寥忽慌,無形可以見,無聲可以聞。"章炳麟《征信論下》:"從是讎質(zhì)自離者,誠有可知,亦或忽恍如不可知。"(2)指天空?!痘茨献樱碎g訓(xùn)》:"翱翔乎忽荒之上,析惕乎虹霓之間。"《文選.班固》:"應(yīng)龍潛于潢污,魚黿媟之,不睹其能奮靈德,合風(fēng)云,超忽荒而躆昊蒼也。"李善注:"項岱曰:忽荒,天上也。"三國魏阮籍《答伏義書》:"躍踸踔,陵忽慌,從容與道化同逌,逍遙與日月并流。"(3)神志不清;精神不集中。唐孫樵《罵僮志》:"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,茫洋若癡人之暝行。" 2.黃帝臣名。善忘之人。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忽荒”、“忽恍”、“忽慌”。(1)謂似有似無,模糊不分明。

《老子》:“是謂無狀之狀,無象之象,是謂忽怳。”
漢賈誼《鵩鳥賦》:“釋智遺形,超然自喪;寥廓忽荒兮,與道翱翔。”
漢揚(yáng)雄《〈法言〉序》:“神心忽恍,經(jīng)緯萬方?!?br/>南朝梁劉孝標(biāo)《辯命論》:“而其道密微,寂寥忽慌,無形可以見,無聲可以聞?!?br/>章炳麟《徵信論下》:“從是讎質(zhì)自離者,誠有可知,亦或忽怳如不可知?!?br/>(2)指天空。 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翱翔乎忽荒之上,析惕乎虹蜺之間?!?br/>《文選·班固〈答賓戲〉》:“應(yīng)龍潛於潢污,魚黿媟之,不覩其能奮靈德,合風(fēng)云,超忽荒而躆昊蒼也。”
李善注:“項岱曰:忽荒,天上也?!?br/>三國魏阮籍《答伏義書》:“躍踸踔,陵忽慌,從容與道化同逌,逍遙與日月并流?!?br/>(3)神志不清;精神不集中。 唐孫樵《罵僮志》:“忽怳乎若病酲之未醒,茫洋若癡人之暝行?!?/span>

⒉ 黃帝臣名。善忘之人。

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故黃帝亡其玄珠,使離珠、剟索之,而弗能得之也,於是使忽怳而后得之。”
高誘注:“忽怳,黃帝臣也; 忽怳,善忘之人?!?/span>

國語詞典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忽怳

  • 忽怳是中國漢語里的詞匯,亦作"忽荒"﹑"忽恍"﹑"忽慌"。
  • 拼音:hū huǎng
  • 釋義:1、謂似有似無,模糊不分明。2、指天空。3、神志不清;精神不集中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