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馬鮫魚

拼音: mǎ jiāo yú
注音:ㄇㄚˇ ㄐ一ㄠ ㄩˊ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亦作'馬交魚'。
一種海水魚。身體呈紡錘形,鱗細小或退化,背部黑藍色,腹部兩側銀灰色。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馬交魚”。一種海水魚。身體呈紡錘形,鱗細小或退化,背部黑藍色,腹部兩側銀灰色。

清張岱《陶庵夢憶·方物》:“嘉興則馬交魚脯, 陶莊黃雀。”
徐珂《清稗類鈔·動物·馬鮫魚》:“馬鮫魚,狀頗類鱅,而肉似鯧,色白,有黑斑,可食。”
《新民晚報》1983.12.1:“倘若無馬交魚,亦可用大黃魚代替?!?/span>

國語詞典

一種形似鯖或鮪的魚。參見「土托魚」條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馬鮫魚

  • 馬鮫魚,Scomberomorus niphonius,體形狹長,頭及體背部藍黑色。一般體長為25~50厘米、體重300~1000克。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,中國產(chǎn)于東海、黃海和渤海.
  • 體形狹長,頭及體背部藍黑色。上側面有數(shù)列藍黑色圓斑點,腹部龍白色,背鰭與臀鰭之后有角刺。在夏秋季常結群作遠程洄游。
  • 馬鮫魚刺少肉多,體多脂肪,與“雪菜”同燒鮮美異常,可作“熏魚”,也可用鹽腌制,是下飯佳肴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