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詞語解釋

荊棘jīngjí

[thistles and thorns] 荊:荊條,無刺;棘,酸棗,有刺。兩者常叢生為從莽。也泛指叢生于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

斬荊棘?!?/span>·蘇洵《權(quán)書·六國論》

引證解釋

⒈ 泛指山野叢生多刺的灌木。

《老子》:“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?!?br/>漢班昭《東征賦》:“睹蒲城之丘墟兮,生荊棘之榛榛?!?br/>晉張載《七哀》詩:“蒙籠荊棘生,蹊逕登童竪?!?br/>《醒世恒言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》:“﹝我﹞跳出荊棘叢中,面都刺碎?!?br/>陳其通《萬水千山》第九幕第一場:“山嶺上松柏挺立,石縫中荊棘繁茂,野菊盛開?!?/span>

⒉ 比喻奸佞小人。

《楚辭·東方朔<七諫·怨思>》:“行明白而曰黑兮,荊棘聚而成林。”
王逸注:“荊棘多刺,以喻讒賊。”
《文選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:“思樹芳蘭,剪除荊棘。”
李善注:“荊棘以喻小人?!?br/>清孫枝蔚《句容題二顏公祠》詩:“殺公者杞非希烈,有如荊棘損芝蘭。”

⒊ 比喻紛亂。

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為吾披荊棘,定關(guān)中。”
李賢注:“荊棘,榛梗之謂,以喻紛亂?!?br/>唐劉長卿《和袁郎中破賊后上太尉》詩:“剡路除荊棘,王師罷鼓鼙。”
宋陸游《<傅給事外制集>序》:“及高皇帝中興,雖披荊棘,立朝廷,中朝人物,悉會於行在?!?/span>

⒋ 喻艱險境地。

清方文《三月十九日》詩:“龍種陷荊棘,未審存與亡?!?br/>魯迅《華蓋集·北京通信》:“我不妨大步走去,向著我自以為可以走去的路,即使前面是深淵、荊棘、狹谷、火坑?!?/span>

⒌ 芥蒂;嫌隙。

唐孟郊《擇友》詩:“雖笑未必和,雖哭未必戚,面結(jié)口頭交,肚里生荊棘?!?br/>唐元稹《苦樂相倚曲》:“君心半夜猜恨生,荊棘滿懷天未明?!?br/>宋蘇軾《與劉宜翁書》:“胸中廓然,實無荊棘,竊謂可受先生之道。”

國語詞典

多刺的灌木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荊棘 (叢生于山野間帶棘小灌木)

  • 荊棘是一種植物,它原來是指兩種植物:荊和棘。 棘與荊在野外?;焐虼司彤a(chǎn)生“荊棘”。荊:荊條,無刺;棘,酸棗,有刺。兩者常叢生為叢莽。也泛指叢生于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。荊棘叢生最易阻塞道路,又借喻作艱險處境或者紛亂局面,成語“披荊斬棘”和“荊天棘地”由此引申而來。
  • 荊棘 (漢語詞語)

  • 荊棘是一個詞語,讀音是jīng jí,從字意上講,泛指山野叢生多刺的灌木。在文學(xué)用語中多指奸佞小人、紛亂、喻艱險境地等意,又有芥蒂、嫌隙之意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