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大足石窟

拼音: dà zú shí kū
注音:ㄉㄚˋ ㄗㄨˊ ㄕˊ ㄎㄨ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在四川大足境內(nèi)﹐為唐﹑五代﹑宋時所鑿造﹐明清兩代亦續(xù)有開鑿。分布于該縣西南﹑西北和東北的山區(qū)﹐較集中的有寶頂山﹑北山等十九處。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﹐也有道﹑佛﹑儒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﹐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。
引證解釋

⒈ 在四川大足境內(nèi),為唐、五代、宋時所鑿造, 明清兩代亦續(xù)有開鑿。分布于該縣西南、西北和東北的山區(qū),較集中的有寶頂山、北山等十九處。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,也有道、佛、儒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,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。

國語詞典

位于四川省大足縣境的石窟。為唐、五代、宋所鑿造??邇?nèi)石刻包括了道、佛、儒之造像,而以佛教造像為主,具有很高的藝術(shù)價值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大足石窟

  • 大足石刻摩巖造像達(dá)五萬多尊。它以題材廣泛、內(nèi)容豐富、技藝精湛而著稱。大足石刻在重大足縣,距重慶市中心130公里。全縣有石刻40余處。以寶頂山、北山的規(guī)模最大、刻像最集中、造型最精美,是唐宋時期石刻藝術(shù)的代表作,同時,也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(shù)的優(yōu)秀代表作品。建于公元1179—1249年間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