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衣衫襤褸”。
引語本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訓(xùn)之以若敖、蚡冒,篳路藍縷以啟山林?!?br/>杜預(yù)注:“藍縷,敝衣?!?br/>《西游記》第四四回:“雖是天色和暖,那些人卻也衣衫藍縷?!?br/>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公子在院中闝得衣衫藍縷,銀子到手,未免在解庫中取贖幾件穿著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錢萬選道:‘雖然如此,只是愚弟衣衫襤褸,不稱仁兄之相。’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一回:“正走到甕城時,忽見一漢子,衣衫襤褸,氣宇軒昂,站在那里。”
柳青《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》題敘:“每天從早到晚,你看吧,衣衫襤褸的饑民們凍得縮著肩膀,守候在莊稼院的街門口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