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撈凌”。亦作“撈鈴”。顫抖貌。
引元鄭光祖《王粲登樓》第四折:“住者!兩隻手撈菱般相似?!?br/>朱居易《元劇俗語方言例釋》:“因為菱上有稜,撈時刺手,引申為發(fā)抖、抖戰(zhàn)的意思。”
元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三折:“恰便似醉漢當街上睡,死狗兒般門外停。我背則背,手似撈鈴。”
元無名氏《衣襖車》第三折:“眼張狂手似撈凌,行不動一絲無力?!?/span>
采收菱角時,因菱角尖銳易被刺傷,故須小心的撈取。用以形容手顫抖的樣子。元.鄭光祖《王粲登樓.第四折》:「住者,兩只手撈菱相似。」也作「撈凌」、「撈鈴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