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詞語解釋

打草驚蛇dǎcǎo-jīngshé

[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;(fig)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] 原指懲罰了別人,也警戒了自己。后喻指作事不密,致使人有所戒備

空自去打草驚蛇,倒吃他做了手腳,卻是不好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打草蛇驚”。

語本宋鄭文寶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魯為當(dāng)涂宰,頗以資產(chǎn)為務(wù),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, 魯乃判曰:‘汝雖打草,吾已虵驚?!癁楹檬抡呖趯嵮?。”
《里語證實·打草驚蛇》引《續(xù)常談》作“汝雖打草,吾已驚蛇”。注云:“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,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?!?br/>元白樸《墻頭馬上》第三折:“誰更敢倒鳳顛鸞,撩蜂剔蝎,打草驚蛇,壞了咱墻頭上傳情簡帖。”
馬烽西戎《呂梁英雄傳》第十回:“老武趕緊告訴大家,事情要慢慢干,不要性急,走漏了風(fēng)聲,打草驚蛇,就會壞了大事。”
《景德傳燈錄·省念禪師》:“問:‘四眾圍觀,師説何法?’師曰:‘打草蛇驚?!?br/>宋朱熹《答黃仁卿書》:“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后,打草蛇驚,亦不敢放手做事耳?!?/span>

國語詞典

語本宋.鄭文寶《南唐近事》:「王魯為當(dāng)涂宰,頗以資產(chǎn)為務(wù)。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,魯乃判曰:『汝雖打草,吾已蛇驚。』」打草驚蛇比喻某甲受到懲戒,而使某乙知所警惕。后多比喻行事不密,使對方有所察覺,預(yù)先防備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打草驚蛇

  • 打草驚蛇,現(xiàn)代漢語成語,
  • 拼音:dǎ cǎo jīng shé,
  • 出自宋·鄭文寶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魯為當(dāng)涂宰,頗以資產(chǎn)為務(wù),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。魯乃判曰:汝雖打草,吾已驚蛇。
  • 打草驚蛇,三十六計之一,作為謀略,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,行蹤詭秘,意向不明時,切切不可輕敵冒進(jìn),應(yīng)當(dāng)查清敵方主力配置、運(yùn)動狀況再說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