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害人的鬼怪的統(tǒng)稱。
引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魑魅魍魎,莫能逢旃。”
李善注:“《説文》曰:‘螭,山神,獸形?!?,怪物?!汪u,水神?!?br/>唐薛用弱《集異記·僧晏通》:“雖風雨露雪,其操不易,雖魑魅魍魎,其心不搖?!?br/>明徐渭《劉公去思碑》:“即有魑魅魍魎,亦夔夔睢睢,畢露而不可逃?!?br/>亦作“魑魅罔兩”。 晉王嘉《拾遺記·前漢上》:“余此物名為匕首,其利難儔,水斷虬龍,陸斬虎兕,魑魅罔兩,莫能逢之?!?br/>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“題未定”草(八)》:“以前雖無成例,卻是留給后來的寶貝,其功用與鑄了魑魅罔兩的形狀的禹鼎相同。”
魑魅,山中精怪。魍魎,水中怪物。魑魅魍魎指傳說中的鬼怪。后亦用以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