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家姓 > 百家姓
百家姓大全 查姓氏 姓氏起源 姓氏排名
姓氏:泉
拼音:quán
排名:1293
人口:約 1 千
稀有姓氏

泉姓百家姓排名

時(shí)間排名時(shí)間排名時(shí)間排名
最新1293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
1995年1987年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

泉姓起源

泉姓主要源自:任姓、全姓。

①、源于上古。據(jù)傳有黃帝之子任姓后裔封于泉,其后因以為姓,稱泉氏。

源于任姓,據(jù)《左傳》

滕侯、薛侯爭長(隱公十一年)

十一年春,滕侯,薛侯來朝,爭長。

薛侯曰:“我先封?!?/p>

滕侯曰:“我,周之卜正也,薛,庶姓也,我不可以后之?!?/p>

公使羽父請于薛侯曰:“君為滕君辱在寡人。周諺有之曰:山有木,工則度之,賓有禮,主則擇之。周之宗盟,異姓為后。寡人若朝于薛,不敢與諸任齒。君若辱貺寡人,則愿以滕君為請。”

薛侯許之。乃長滕侯。

不敢與諸任齒---不敢與任姓諸國爭論!

諸任-----在史籍《左傳》中疏云:“世本氏姓篇云:‘任姓,謝、章、薛、舒、呂、祝、終、泉、畢、過。’言此十國皆任姓也?!?/p>

②、源于周代。按周代官制有泉府之官,掌管貨幣鑄造與發(fā)行,泉府官員之后,即以祖上官職為姓,稱泉氏。

③、出自全姓。三國大司馬全珠之孫全暉,降魏后受封為南陽侯,食采于白水(今湖北棗陽一帶),后世子孫遂組合為姓,稱泉氏。

④、出自我國東北少數(shù)民族高句麗,始祖為高句麗西部大人泉蓋蘇文。泉氏家族雖然來自高句麗,但隨著時(shí)間的推移,歷史的發(fā)展,已經(jīng)逐漸與唐人融合,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分子。從文化上看,他們已完全接受了漢文化,泉光富撰寫的《泉男產(chǎn)墓志》,泉玄隱所撰的《泉毖墓志》,就是很有力證明。說明他們不僅具備了較高的漢文學(xué)素質(zhì),而且從志文所流露的思想觀念看,與當(dāng)時(shí)的漢族人也沒有任何差異。還有一個(gè)現(xiàn)象值得注意,即已出土的這數(shù)方墓志的墓主無一例外地均葬于洛陽郊外邙山,而且在泉獻(xiàn)誠、泉毖的墓志中都明確提到葬于邙山“舊塋”,即稱舊塋,則顯然不是在泉獻(xiàn)誠死時(shí)新置的墓地,據(jù)泉男生墓志載,其葬于“洛陽邙山之原”,這就是泉毖雖死在長安,也要遷葬于此的根本原因。這種現(xiàn)象說明他們已把邙山的這塊墓地,作為其家族的祖塋來看待,這既是他們思想觀念變化的表現(xiàn),也是其自認(rèn)為是華夏之人的有力證據(jù)。從血緣上看,他們已經(jīng)與唐人通婚,泉毖與太原王氏的婚姻,便是一個(gè)證明。由于時(shí)代久遠(yuǎn),還無法掌握更多的泉氏家族中人與漢人通婚的例證,但堅(jiān)信決不僅此一例。現(xiàn)已出土的泉氏家族中人的墓志,前兩方還自稱是高句麗人,但是到了泉毖這一代時(shí),已經(jīng)記為“京兆萬年人”了,而且是這個(gè)家族中人自己撰寫的,說明他們自己已經(jīng)承認(rèn)是唐人了,這是一個(gè)多么巨大的變化啊!唐代是我國民族融合的一個(gè)較快時(shí)期,與漢族融合的高句麗人也不僅是泉氏一個(gè)家族,而是一個(gè)數(shù)量龐大的群體。據(jù)載高句麗滅亡后,唐政府曾在總章二年(669)向江淮以南及山南、京西諸州遷移了38200多戶人。儀鳳二年(677),任命高藏為遼東州都督、朝鮮王時(shí),又將這批人戶遷回遼東,歸高藏管轄。由于高藏謀叛,唐朝遂又將他們遷到河南、隴右諸州。這些人后來均與當(dāng)?shù)厝巳诤显谝黄?,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,泉氏家族不過是他們中的一個(gè)典型代表而已。

⑤、出自赤狄族,為赤狄五姓之一。

泉姓早期主要生活在河南,后向周邊地區(qū)擴(kuò)展,漢唐之際在陜西形成郡姓望族,以上洛郡為郡望。明清以后分布不詳。如今山東鄒城等地有少量分布。韓國全羅北道約有千余泉姓人分布。目前泉姓人口沒有進(jìn)入全國第三百位。

上洛郡晉置,今陜西商州一帶。

上洛堂。

一、quán

現(xiàn)行較罕見姓氏。今黑龍江之嫩江縣,山東之魚臺,山西之長治、臨汾,河南之盧氏,湖北之洪湖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均有分布?!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據(jù)《世本》注云:“泉,任姓?!蔽吹闷湓敗?/p>

2、鄭樵注云:“《國語》: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翟,隗姓?!莿t舊有泉氏矣?!?/p>

3、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“《周官》泉府之后,以官為氏?!薄叭?,古與“錢”通;“泉府”即“錢府”。名官掌管收購市上滯銷物質(zhì)及借貸收息等。其后有泉氏、全氏、錢氏。

4、鄭樵又注:“本姓全氏,全琮之后,琮孫暉(按:‘暉’,《中國古今姓氏辭典》引作‘’,誤。)魏封南陽侯,食封白水,遂改為泉氏?!比龂鴷r(shí)吳國大司馬。

5、唐代高麗族姓?!缎帐峡悸浴窊?jù)《新唐書》注云:“高麗蓋蘇文姓泉氏?!焙笪河腥?,洛州刺史,上洛侯;唐代有泉男生,高麗人,蓋蘇文子。

二、

泉姓分布:北京有此姓。

泉姓起源:

1、相傳黃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(即今洛陽泉亭),因氏。

2、周官泉府(《周禮》地官之屬,泉或作錢)之后,以官為氏。

3、春秋時(shí)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狄隗姓之國,見《國語》。當(dāng)以國為氏。

4、三國時(shí)吳國全琮之孫暉降魏,封南陽,食采白水,遂改姓泉。

5、遼東泉氏,系高麗姓。唐高宗時(shí)高麗王蓋蘇文,姓泉,自云生水中以惑眾。父為東部大人對盧。乾封初封蓋蘇文之子男生,歸中國,受唐官。

泉姓名人:

泉景言,北魏時(shí)上洛豐陽人,建節(jié)將軍、宜陽郡守。

郡望:上洛、南陽。

泉姓歷史名人

泉姓古代名人

泉企北朝(?—537),西魏將領(lǐng)。字思道,上庸豐陽(今湖北竹山西南)人。史稱其為巴夷。年十二,世襲本縣令。魏末率鄉(xiāng)兵擊蕭寶夤,為淅州刺史。西魏初,為洛州刺史,當(dāng)州都督,遣兵拒高歡軍,封上洛郡公。大統(tǒng)三年(537)初,被東魏高昂圍攻,苦戰(zhàn)十余日,被俘。送至鄴城,卒。

泉暅北周,將領(lǐng)。仲遵子。起家本縣令。周武帝末,位至開府儀同大將軍。

泉元禮北朝(?—537),西魏將領(lǐng)。企子,解褐奉朝請,本州別駕。與父同時(shí)被擒,不久逃出,結(jié)舊領(lǐng)部酋,率鄉(xiāng)人攻殺東魏所署刺史杜密。西魏任為世襲洛州刺史,即率兵參與沙苑之戰(zhàn)。中流矢死。

泉仲遵北朝(約515—約559),西魏、北周將領(lǐng)。企子。與兄元禮共復(fù)洛州,兄死繼為洛州刺史。數(shù)率鄉(xiāng)兵隨軍作戰(zhàn)。攻梁隋郡,先登城,進(jìn)位開府儀同三司。后為南洛州刺史,受蠻民信賴。周明帝武成初,卒于金州刺史任。

泉蓋蘇文唐朝(?—666),唐高句麗西部大人。貞觀十六年計(jì)殺國王高建武,立建武侄藏為王,自任莫離支執(zhí)掌國政。執(zhí)政時(shí)擊退唐太宗親征,又在高宗時(shí)多次擊敗唐軍。

泉男生唐朝,唐將領(lǐng)。字元德,高句麗人。蓋蘇文子。以父任為先人,又為中里大兄知國政,進(jìn)中里位鎮(zhèn)大兄,為莫離支兼三軍大將軍,加大莫離支,為其弟所逼,遂率眾內(nèi)附,遷遼東大都督、玄菟郡公。賜第京師,與李績攻平壤,擒高藏,進(jìn)右衛(wèi)大將軍、卞國公,奉詔安撫遼東,并置州縣,召流民、平斂賦、罷力役,民悅其寬。卒謚曰襄。

泉獻(xiàn)誠唐朝(651—692),唐將領(lǐng)。高句麗人,高句麗大莫離支(相當(dāng)唐兵部尚書兼中書令)泉男生之子。乾封元年(666),高句麗內(nèi)亂,獻(xiàn)誠奉父命來唐求援,拜右武衛(wèi)將軍。高句麗平,居唐,官至右衛(wèi)大將軍。天授中(690-692)兼羽林衛(wèi)。時(shí)則天命南北衙擇善射者五人比賽射箭,獻(xiàn)誠第一,上言所擇善身者皆非漢官,恐四夷輕漢人無善射者,請停此射。則天從之。天授三年(692),來俊臣向泉獻(xiàn)誠索求錢財(cái)不得,誣獻(xiàn)誠謀反,下獄縊死。及死,知其冤,贈(zèng)右羽林衛(wèi)大將軍,以禮改葬。其他泉姓名人有唐大臣泉男產(chǎn),將領(lǐng)泉玄隱、泉毖等。近當(dāng)代泉姓名人有企業(yè)家泉令泉等。

泉姓郡望

上洛郡晉置,今陜西商州一帶。

上洛堂。

一、quán

現(xiàn)行較罕見姓氏。今黑龍江之嫩江縣,山東之魚臺,山西之長治、臨汾,河南之盧氏,湖北之洪湖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載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據(jù)《世本》注云:“泉,任姓?!蔽吹闷湓敗?/p>

2、鄭樵注云:“《國語》: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翟,隗姓?!莿t舊有泉氏矣。”

3、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“《周官》泉府之后,以官為氏。”“泉”,古與“錢”通;“泉府”即“錢府”。名官掌管收購市上滯銷物質(zhì)及借貸收息等。其后有泉氏、全氏、錢氏。

4、鄭樵又注:“本姓全氏,全琮之后,琮孫暉(按:‘暉’,《中國古今姓氏辭典》引作‘’,誤。)魏封南陽侯,食封白水,遂改為泉氏?!比?,三國時(shí)吳國大司馬。

5、唐代高麗族姓?!缎帐峡悸浴窊?jù)《新唐書》注云:“高麗蓋蘇文姓泉氏?!焙笪河腥?,洛州刺史,上洛侯;唐代有泉男生,高麗人,蓋蘇文子。

二、

泉姓分布:北京有此姓。

泉姓起源:

1、相傳黃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(即今洛陽泉亭),因氏。

2、周官泉府(《周禮》地官之屬,泉或作錢)之后,以官為氏。

3、春秋時(shí)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狄隗姓之國,見《國語》。當(dāng)以國為氏。

4、三國時(shí)吳國全琮之孫暉降魏,封南陽,食采白水,遂改姓泉。

5、遼東泉氏,系高麗姓。唐高宗時(shí)高麗王蓋蘇文,姓泉,自云生水中以惑眾。父為東部大人對盧。乾封初封蓋蘇文之子男生,歸中國,受唐官。

泉姓名人:

泉景言,北魏時(shí)上洛豐陽人,建節(jié)將軍、宜陽郡守。

郡望:上洛、南陽。

泉姓姓氏源流

一、quán

現(xiàn)行較罕見姓氏。今黑龍江之嫩江縣,山東之魚臺,山西之長治、臨汾,河南之盧氏,湖北之洪湖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均有分布?!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據(jù)《世本》注云:“泉,任姓?!蔽吹闷湓敗?/p>

2、鄭樵注云:“《國語》: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翟,隗姓?!莿t舊有泉氏矣?!?/p>

3、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“《周官》泉府之后,以官為氏?!薄叭?,古與“錢”通;“泉府”即“錢府”。名官掌管收購市上滯銷物質(zhì)及借貸收息等。其后有泉氏、全氏、錢氏。

4、鄭樵又注:“本姓全氏,全琮之后,琮孫暉(按:‘暉’,《中國古今姓氏辭典》引作‘’,誤。)魏封南陽侯,食封白水,遂改為泉氏?!比?,三國時(shí)吳國大司馬。

5、唐代高麗族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據(jù)《新唐書》注云:“高麗蓋蘇文姓泉氏?!焙笪河腥?,洛州刺史,上洛侯;唐代有泉男生,高麗人,蓋蘇文子。

二、

泉姓分布:北京有此姓。

泉姓起源:

1、相傳黃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(即今洛陽泉亭),因氏。

2、周官泉府(《周禮》地官之屬,泉或作錢)之后,以官為氏。

3、春秋時(shí)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狄隗姓之國,見《國語》。當(dāng)以國為氏。

4、三國時(shí)吳國全琮之孫暉降魏,封南陽,食采白水,遂改姓泉。

5、遼東泉氏,系高麗姓。唐高宗時(shí)高麗王蓋蘇文,姓泉,自云生水中以惑眾。父為東部大人對盧。乾封初封蓋蘇文之子男生,歸中國,受唐官。

泉姓名人:

泉景言,北魏時(shí)上洛豐陽人,建節(jié)將軍、宜陽郡守。

郡望:上洛、南陽。

泉姓堂號

上洛堂。

一、quán

現(xiàn)行較罕見姓氏。今黑龍江之嫩江縣,山東之魚臺,山西之長治、臨汾,河南之盧氏,湖北之洪湖,四川之通江、合江等地均有分布?!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據(jù)《世本》注云:“泉,任姓?!蔽吹闷湓?。

2、鄭樵注云:“《國語》:‘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翟,隗姓。’是則舊有泉氏矣。”

3、《姓氏考略》又注:“《周官》泉府之后,以官為氏。”“泉”,古與“錢”通;“泉府”即“錢府”。名官掌管收購市上滯銷物質(zhì)及借貸收息等。其后有泉氏、全氏、錢氏。

4、鄭樵又注:“本姓全氏,全琮之后,琮孫暉(按:‘暉’,《中國古今姓氏辭典》引作‘’,誤。)魏封南陽侯,食封白水,遂改為泉氏?!比龂鴷r(shí)吳國大司馬。

5、唐代高麗族姓?!缎帐峡悸浴窊?jù)《新唐書》注云:“高麗蓋蘇文姓泉氏?!焙笪河腥?,洛州刺史,上洛侯;唐代有泉男生,高麗人,蓋蘇文子。

二、

泉姓分布:北京有此姓。

泉姓起源:

1、相傳黃帝之子任姓之裔封于泉(即今洛陽泉亭),因氏。

2、周官泉府(《周禮》地官之屬,泉或作錢)之后,以官為氏。

3、春秋時(shí)潞、洛、泉、余、滿,皆赤狄隗姓之國,見《國語》。當(dāng)以國為氏。

4、三國時(shí)吳國全琮之孫暉降魏,封南陽,食采白水,遂改姓泉。

5、遼東泉氏,系高麗姓。唐高宗時(shí)高麗王蓋蘇文,姓泉,自云生水中以惑眾。父為東部大人對盧。乾封初封蓋蘇文之子男生,歸中國,受唐官。

泉姓名人:

泉景言,北魏時(shí)上洛豐陽人,建節(jié)將軍、宜陽郡守。

郡望:上洛、南陽。

收藏 菜單 QQ